古典詩名: 朔四日泛海赴安平鎮

區域:南

城市:台南

3.jpg   


海國春回問鹿亹1,風微浪靜愛朝暾2。雲屏3列翠飛孤鳳山成鳳形,煙鏡浮花4漾七鯤。古堠5初依新樹色,靈槎6遠赴碧天痕。未知鐵騎戈船在7,落落罛寮水上村8俗稱漁家為罛寮。

注釋:

1. 鹿亹:亹,音ㄇㄣˊ,峽中兩岸對峙如門的地方,亦可指門,這裡指鹿耳門。
2. 風微浪靜愛朝暾:暾,音ㄊㄨㄣ,早晨的陽光。鹿耳門一帶海域在夏、秋間風浪極大,船隻不易通行,孫元衡在此所見風平浪靜之景,是因其泛舟的季節在春天之故。
3. 雲屏:層疊的峰巒。
4. 煙鏡浮花:比喻虛幻或易逝的事物。
5. 古堠:堠,音ㄏㄡˋ,古代瞭望敵情的碉堡,或用來記載里程的土臺。五里一單堠,十里一雙堠。
6. 靈槎:能乘往天河的船筏,這裡指舟船。
7. 鐵騎戈船在:鐵騎,披甲的戰馬。形容精銳強悍的騎兵。戈船,古代戰船的一種。這裡指清廷在安平鎮設有「臺協水師營」,主要在防守海口,所派駐的兵力眾多。
8. 落落罛寮水上村:落落,衰敗、稀疏的樣子。罛寮,罛,音
ㄍㄨ,大漁網。指放置漁網的簡陋房舍。這裡指安平鎮成為海防要地後,一般漁家不在此地維生,海岸上散落稀疏的村落。

題解:

本詩為七言律詩,收入《全臺詩》第壹冊。作於康熙45年(1706)丙戌,朔四日即農曆初四。從 首句「海國春回」判斷,可能在1至3月左右。孫元衡於此年兼攝諸羅知縣,在春季某月的初四,詩人清晨搭船前往安平鎮,書寫沿途所見之景。詩中以「海國」、 「風微浪靜」、「靈槎」、「戈船」等詞點出安平鎮的海洋性格與地形特色,以及其身為海防重地的戰略地位。

作者:

孫元衡

心得:

    藉由這首古典詩,我才更了解歷史,台南真的古蹟很多,這是前人留下的寶貴資產,除了用相片記錄安平鎮的一點一滴,文人用詩寫下了它的歷史,如果沒有這些古典詩,我們就少了了解安平鎮的過程,算一算,它也有300多年的歷史了,文史的資產真的是最珍貴的寶藏!我們都要好好珍惜,並且讓更多台灣人了解這些文史唷!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A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